11月7日至8日,以“人工智能+行动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”为主题的湖南省电子信息技术研究会2025学术年会在湖南工学院隆重召开。我院人工智能教研室主任张青、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主任柏坤受邀参会,深度融入学术研讨与经验交流,为学院相关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汲取前沿思路。
前沿报告领航教学改革方向
年会开幕式后,三位领域专家带来高水平学术报告,为“人工智能+教育”创新提供实践指引:哈尔滨工业大学李琰教授以“AI驱动的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”为题,解析AI技术对实验教学范式的重塑路径;国防科技大学徐昕教授聚焦“面向具身智能的前沿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改革”,分享智能领域人才培育的核心逻辑;湖南大学谭阳红教授展示“AI赋能《电磁场与电磁波》课程教学”成果,呈现人工智能与专业课程融合的创新模式。专家观点层层递进,为参会者搭建起“技术-教学-人才”协同发展的认知框架。
竞赛颁奖凸显科创育人成效
年会两大颁奖环节亮点纷呈:在研究会案例教学竞赛颁奖中,全省高校获奖教师分享“人工智能+”学科融合教学案例,鲜活的课堂创新方案为我院教学改革提供可借鉴的实践样板;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湖南省区赛颁奖则成为全场焦点——本届省赛参赛规模创历史新高,全省数百支高校队伍同台竞技,展现青年学子的专业功底与创新潜力。其中,我院第二次组织团队参赛并实现历史性突破,首次斩获省赛二等奖1项、三等奖1项,标志着学院在电子信息类人才实践培养领域迈出关键一步。

湖南科技大学吴新开教授在总结中指出,本届参赛作品在技术创新、实际应用方面亮点突出,但部分作品仍需在实用性拓展、跨学科融合上加强;同时结合“人工智能+”发展趋势,明确下一届竞赛的人才培养与组织方向,为我院后续学科赛事筹备与人才培育提供了清晰指引。
深度交流拓宽专业建设思路
除核心报告与颁奖外,年会还同步开展教改课题进展汇报、优秀教学案例分享、电子设计竞赛省赛经验交流及优秀作品展示等活动。张青、柏坤两位主任全程深度参与,围绕“人工智能+”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、课程体系改革、实践教学创新等议题,与省内高校同行、企业代表充分对话:既系统学习兄弟院校在新工科建设中的先进经验,也结合我院人工智能、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际,梳理出“强化AI课程融合”、“搭建跨学科实践平台”等多项建设思路,为学院进一步提升专业建设质量、培养符合产业需求的创新人才奠定坚实基础。

稿源:张青
图源:柏坤
